-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河南南阳:一朵月季花撬动亿元大产业
仲夏时节,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的南阳月季博览园分外美丽,占地1300多亩的园区月季五彩缤纷、竞相争妍,说是花的海洋一点也不夸张。这种美会一直持续至每年的秋末冬初。
-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做大医药文化 河南南阳投资44亿元打造“医圣祠文化园”
“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河南站网络主题活动16日在大别山区河南南阳启动。记者从南阳市获悉,当地总投资44亿元建设“医圣祠文化园”项目,欲将其打造成世界中医药文化地标。
-
河南南阳:铁路线边夏收忙
5月31日,在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工务段管内焦柳铁路线,和谐号机车从金黄色的麦田旁疾驰而过。当日,位于河南西南部的南阳穰东镇组织人力、机械设备,拉开夏粮收割的序幕。
-
河南省文旅厅赴南阳市卧龙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专场文艺演出
5月28日晚,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南阳市委宣传部、南阳市卧龙区委共同主办的“学党史、颂党恩、强信念”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赴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专场文艺演出在南阳市卧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上演。
-
南阳开展乡科级及以下干部全员轮训
“习近平总书记讲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通过三天的学习让我对这句话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领悟,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城市管理职能和工作实际,认真梳理制定民生实事清单,尽心尽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今年夏天,城管系统将加强黑臭水体治理督导检查,发现一处、整治...
-
年龄最小的淅川移民是谁?记者找到了
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阳市淅川县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村淅川县邹庄村了解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时深情地说: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
-
要让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5月15日,河南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专题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强调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准方向、扛牢责任、埋头苦干,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
-
“宛”里大有乾坤|一座祠
医圣祠位于南阳城东的温凉河畔,是东汉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的墓址所在地。祠里珍藏文物众多,其中要数张仲景墓碑、绝版《伤寒杂病论》、东汉针灸陶人最为有名。在古代,中医们为了提升自己的针灸技术,扎陶人就成了他们的基础课。小陶人长什么样?有着“中医祖庭”之称的医...
-
“宛”里大有乾坤|一朵花
月季是南阳的市花。诗词有云: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意思就是说,一般花开最多不过十天,月季却常开不败,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红花绿叶,不但让人饱了眼福,还给南阳人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获。如今,南阳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月季繁育基地,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品...
-
法院岗位遇冷,2021年南阳公务员预测分数线出炉,58分就能进面
2021年南阳地区公务员招录人数大幅减少,为近三年最低值。相较2020年减少300个岗位,两类岗位降幅最大,一个是市直机关单位从2020年招录311人骤降至今年的144人,另外一个月乡镇岗位从2020年145人缩减至今年的105人。此外,除了法院、司法所,其他...
-
邓县第一个党支部遗址:信仰从这里起航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3月30日,位于汲滩一初中院内的中共邓县汲滩支部特区委员会遗址,传来铿锵有力的宣誓声,与旁边学校的朗朗书声和谐共鸣。
-
南阳市卧龙区开展“学党史 悟思想”读书班暨党史专题辅导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卧龙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3月30日至31日,南阳市卧龙区举行为期两天的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党史 悟思想”读书班暨党史专题辅导活动。
-
新野:党史融入生活 润泽百姓心田
“1921-2021,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辉煌史诗,初心不渝。”当下,正值新野县郁金香花开时节,不少游客在“新野党建主题公园”入口处打卡留念。赏花、学党史,花节花卉与红色元素渗透融合,游客既在赏花中放松了身心,又从党史中汲取了营养。

